患者:冯老先生 性别:男 年龄:68岁 住址:重庆市江北区
主诉:右小腿反复破溃流脓6年余,再发1月余
现病史:6年前不慎擦伤造成右小腿内侧皮肤破损,自行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后,伤口未见好转,经久不愈,且病逐渐红肿,伤口扩大。无畏寒发热,无心慌胸闷胸痛,无腹痛腹泻等不适。到当地医院检查考虑为伴有下肢静脉曲张导致伤口经久不愈,而形成皮肤溃疡,并于4年前在重庆大坪医院行手术治疗(具体术式不详),右小腿溃疡面经外敷草药(具体不详)后逐渐愈合。之后右小腿下段及右足背处每逢夏秋季天气热时出现胀痛感,长时间行走后加重,下肢抬高休息后稍缓解,局部皮肤逐渐变黑,局部组织弹性变差,右小腿下段及右足背曾多次无诱因出现破溃流脓,经外敷草药后愈合。1月前右小腿外测出现破溃,逐渐增大,局部轻度疼痛,红肿,自行外敷草药后溃疡面结痂,肿胀疼痛未减轻。于今日到我院就诊
中医诊断:臁疮(脾肾亏虚证)
西医诊断:右小腿慢性皮肤溃疡
诊疗计划:
1、入院后予以外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
2、患肢制动抬高30°
3、中药靶位定向体液疗法,外敷中药活血化瘀、提脓拔毒、去腐生新、消肿止痛,换药2次/日
4、嘱患者慎起居,调饮食,畅情志,医患合作,争取早日康复
5、完善相关检查
6、对症支持治疗等
入院日期:2015-09-20
出院日期:2015-10-09
病情转归:
患者入院时查见:双下肢静脉曲张,右小腿及右足肿胀,局部皮肤色素沉着明显,右踝上周径约26cm,健侧23,右小腿下段及右足背多处瘢痕组织形成,右外踝上可见一约5.5×4.5cm溃疡面,有灰色痂壳覆盖,无明显脓液渗出,无臭,局部皮肤脱屑,局部轻压痛,右小腿组织僵硬,皮温稍高,右踝关节活动受限,其余下肢各关节活动灵活,神经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患者治疗一星期后见:右小腿无明显胀痛感,轻微皮肤瘙痒,换药时见右小腿肿胀明显消退,右外踝上溃疡面痂壳脱落,溃疡面组织红润,局部皮肤色素沉着明显吸收,局部无压痛,组织弹性较前有所好转
患者治疗18天后溃疡面愈合,表皮生长良好,组织红润,血供良好,局部无红肿,无脱屑,局部皮肤色素沉着较前变淡
出院医嘱:继续中药靶位定向体液治疗巩固治疗,患肢制动抬高,门诊随访半月每次
专家点评: 皮肤溃疡常见于中,老年人,无明显性别差异。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因较多分为原发性溃疡,继发性溃疡。多见于下肢小腿,脚后跟等部位。该患者早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私人医生处没有得到一个系统、规范的治疗,创面长期不愈合后,亦没有选择一个专业有效的疗法,又造成反复感染,进行性破坏而较难医治。其发病原因可能为外伤性,感染性,自身免疫不佳等
重庆贻青中医院采用纯中药靶位定向体液疗法,通过靶位透皮提引式治疗,经窦道口排出坏死组织,减少病区的坏死组织形成的继发性感染灶,不仅防止了病变的扩散,而且通过改善局部脉管循环使局部的病理性的体液转变为生理性的体液,为新生肉芽组织生长创造更好的条件,并改善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由局部至整体治愈疾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