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贻青中医院>淋巴结核>治疗方法>浏览文章

常用抗痨药物,毒副作用,如何应对


2012年09月24日    本站原创

    抗结核药物常用的有12种,链霉素、卡那霉素、卷须霉素、紫霉素,这4种属于氨基糖甙类抗菌素,胃肠吸收差,故用其注射剂。其余8种为口服药,有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对氨柳酸、乙(丙)硫异烟胺、环丝胺酸、氨硫脲。但最常用的是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和乙胺丁醇五种。

    抗结核药物副反应主要分两大类,(1)药物过敏反应如:药物热、药疹等,严重者如有极少数病人对链霉素可产生过敏性休克。(2)毒性反应:卡那霉素、链霉素、紫霉索、卷须霉素对听力、前庭功能和肾脏有一定毒性。异烟肼、利福平、乙(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氨硫脲、对氨柳酸对肝脏有一定毒性。乙(丙)硫异烟胺、对氨柳酸可引起胃肠反应。氨硫脲可引起白血球减少及溶血性贫血。吡嗪酰胺可引起关节痛。乙胺丁醇可引起视力障碍等。此外利福平使用较大剂量间歇方法时还可出现流感综合征、紫癫、腹痛和哮喘等,这是—种免疫反应所致。

    抗结核药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其副反应大多数对身体影响不大,是安全的。但也有个别情况可出现副反应比较严重,所以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应与医生密切配合及时反映情况,按照医生意见对发生的副反应予以及时有效的处理,保证完成治疗,达到治疗的目的。

温馨提示:如果您还有想了解的问题,请点击拨打健康热线:400-6898-120

上一篇:如何对付耐药性淋巴结核病
下一篇:结核病特别强调的五大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