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贻青中医院>淋巴结核>治愈病例>浏览文章

腹股沟淋巴结核术后伴窦道形成8余


2015年07月12日    本站原创

(为了保护患者隐私,文中所涉及到人名均为化名。)

患者简介: 姓名:尹玉 性别: 女 年龄: 56岁 地址: 四川省

病史简介:患者述于8月前因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侧腹股沟区疼痛不适,伴包块形成,到新桥医院就诊。诊为“右腹股沟脓肿”,予行“腹股沟脓肿切开引流”治疗,术后伤口不能愈合,伴窦道形成,于2014年7月到重庆青木关医院行慢性窦道切除术,组织送病检,考虑为“急、慢性炎伴微小脓肿形成,局部水肿、变性”,但伤口至今仍不能愈合,窦道仍然存在。今为求进一步治疗而到我院就诊,门诊拟“右腹股沟淋巴结核术后伴窦道形成”收治入院。入院症见:患者右腹股沟有一小窦道,深约3cm,伴有脓性水样分泌物渗出。

主诉:右腹股沟淋巴结肿痛,术后伤口不愈合8月余

专科检查:右腹股沟中部可见一斜行陈旧性手术疤痕,疤痕中有一1cm*1.5cm窦道,深约3cm,内有少量淡黄色脓性渗出,无臭,窦道周围色素沉着明显,组织弹性较差,轻压痛。右髋关节活动无明显受限。

入院诊断

    西医诊断:右腹股沟淋巴结核术后伴窦道形成

    中医诊断:瘰疬(肝肾阴虚,痰瘀阻络

诊疗计划:

    1、入院后予以内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

    2、卧床休息,加强营养

    3、中医治疗方面,右侧腹股沟区予中药靶位定向体液疗法,每日换药2次。

    4、择期行循经移病扩腔治疗。

    5、嘱患者慎起居,调饮食,畅情志,医患合作,争取早日康复

    6、必要时对症支持治疗。

入院时间:2015-03-24

出院时间:2015-04-30

病情转归

患者入院可见右腹股沟中部可见一斜行陈旧性手术疤痕,疤痕中有一1cm*1.5cm窦道,深约3cm,内有少量淡黄色脓性渗出,窦道周围色素沉着明显,组织弹性较差,轻压痛。

入院5天后给患者做了一个“循经移病扩腔术”于右腹股沟原窦道处以手术刀做一4cm斜行切口主要达到“内病外治,使邪有出路,利于发挥药物提脓拔毒功能,充分引流使药物得到更大的吸收。

经过我院中药20天左右的治疗后,可见右腹股沟创面明显缩小变浅,周围皮肤色泽正常,底部肉芽生长结实。患者情况良好,继续中药靶位定向体液疗法治疗

经临床治疗1月后:,患者无明显不适,右腹股沟原窦道已完全愈合,未见明显不利变化,根据患者病情,可出院回家继续采取我院药物后期巩固治疗。

出院医嘱

    1.建议患者坚持我院中药靶位定向体液疗法的康复治疗

    2.口服抗痨、护肝药物。

    3.卧床休息,加强营养,忌辛辣,发物等相关食物。

    4.门诊随访

中医调护:避风寒,慎起居,调饮食,畅情志

专家点评: 淋巴结结核是结核杆菌通过上呼吸道或随食物进入口腔及鼻咽部。淋巴结核多发于颈部、腋下、颌下、腹股沟等处,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病程长,而且隐秘性强,逐渐长大,不痛不痒,推入滑动,无明显压痛,如身体低抗力低则逐渐增大,皮肤发紫,最终破溃流水样脓液并排出黄浊样干酪样脓液,中医称“瘰疬”和民间俗称“老鼠疮”,反复溃烂少,部分病人可有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 淋巴结核与其它部位的骨结核一样,基本上都是从肺部的感染而来。如果病人得了淋巴结核,而没有肺结核的表现,也就没有传染性,家人可以和病人在一起也没有关系。但是如果有了全身的表现,出现潮热、盗汗、疲倦、厌食、消瘦、闭经等全身症状,或者有脓液流出,家人就要高度的重视起来,破溃流出的脓液含有大量的结核菌,如处理不当会引起传染。

重庆贻青中医院在治疗颈部淋巴结核上主要是通过靶位透皮提引式治疗,提脓拔毒,活血生肌作用,从中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原理,从人体的整体机能出发,局部给药,药物的提脓拔毒功效以自身的体液为载体引流脓肿,排出炎性物质,消除肿胀,使开胃健脾,促进食欲,固五脏之本,消除病患的环境,重新建立适合局部软组织赖以生存的环境,消除结核杆菌,恢复健康。

温馨提示:如果您还有想了解的问题,请点击拨打健康热线:400-6898-120

上一篇:小舒右下颌淋巴结核伴窦道破溃流脓3年临床治疗一月余出院
下一篇:右颈部淋巴结核鹌鹑蛋大小包块形成6+月来我院两个半月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