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5天后在手术室常规消毒铺巾局麻下行“骨结核循经移病法”,在左上臂肩缝外前侧处行长约4 cm的纵行手术切口,使药物通过患部达到一个提脓拔毒的作用。
治疗1个月后,左上臂上段肿胀明显减轻,周径约24cm,创口愈合,局部干燥,局部组织弹性恢复,皮温不高,肩关节屈伸活动功能改善。 患者于我院治疗一个月余后见病情好转,要求出院,回家用药治疗,表示会定期回医院复查,经上级主任同意,患者带药回家治疗。
出院医嘱:
1、建议患者继续中药靶位定向体液疗法,及抗结核巩固治疗;
2、饮食忌辛辣食物及发物;
3、注意休息,后期适当功能锻炼;
4、不适门诊随访。
患者出院一月余后来院复查见:左上臂上段未见肿胀,周径约23.5cm,创口愈合,局部干燥,局部组织弹性恢复,皮温不高,肩关节屈伸活动功能改善。
专家点评: 骨结核绝大部分继发于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入侵骨或关节而引起的化脓性破坏性病变,患者往往伴有咳嗽,咳痰,潮热盗汗等症状。循着血管或淋巴管有浸入胸膜,胸壁,肋骨的可能。一般抗结核治疗被选为首要疗法,多数抗结核药物对肝肾功能损害较大。在伴有“冷脓肿”,胸腔积液时多采取局部穿刺抽取脓液,抵抗力较差患者易出现术后感染。西医采取的病灶清理手术容易造成骨质的进一步破坏,且术后往往难以愈合。
重庆贻青中医院采取纯中医药靶位定向体液疗法对这种慢性骨病有其独得疗效。 通过皮肤吸收将药送入病灶区,可以避免口服药物对肝肾的损害。通过药物的“提脓拔毒”的作用,将局部脓液提引出体外;并且可以促进局部坏死组织的吸收及增强对病原体的杀灭作用;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病理性的体液转变为生理性的体液,为骨质再生和软组织的修复创造更好的条件;并可以改善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由局部至整体治愈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