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结核是一种致残率相当高的疾病,尤其是在脊柱的骨结核是最容易导致截瘫的。那么截瘫的前兆是什么呢?
1:患者除具备了脊柱结核的症状和体征之外,在所处病椎的下部首先出现感觉障碍,如病人诉说有从后背向前胸或腹部的束带样紧缩感,或蚁爬、麻木、冷热刺激等异常感觉。
2:运动障碍:自觉行走笨拙,挪脚步时不听使唤,双下肢发僵、发硬、颤抖、发软、无力、易跌倒等.
3:括约肌功能障碍:主要指的是膀胱括约肌,其次是指肛门括约肌的障碍,如出现想小便时呈滴水装,无力量,不想解小便时又尿了床,但也未排干净,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可出现尿闭。肛门括约肌障碍一般先出现便秘,需要用泻药才能解出,发展的结果是失禁,不能自控。
4:植物神经功能异常,如表现为病变椎体以下的皮肤干燥无汗,皮肤温度低,用手触摸正常椎体或者病变椎体所支配的神经上下。左右的范围有冷热分明的感觉。
骨结核绝大部分继发于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入侵骨或关节而引起的化脓性破坏性病变,患者往往伴有咳嗽,咳痰,潮热盗汗等症状。循着血管或淋巴管有浸入胸膜,胸壁,肋骨的可能。一般抗结核治疗被选为首要疗法,多数抗结核药物对肝肾功能损害较大。在伴有“冷脓肿”,胸腔积液时多采取局部穿刺抽取脓液,抵抗力较差患者易出现术后感染。西医采取的病灶清理手术容易造成骨质的进一步破坏,且术后往往难以愈合。
重庆贻青中医院采取纯中医药靶位定向体液疗法对这种慢性骨病有其独得疗效。 通过皮肤吸收将药送入病灶区,可以避免口服药物对肝肾的损害。通过药物的“提脓拔毒”的作用,将局部脓液提引出体外;并且可以促进局部坏死组织的吸收及增强对病原体的杀灭作用;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病理性的体液转变为生理性的体液,为骨质再生和软组织的修复创造更好的条件;并可以改善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由局部至整体治愈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