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介绍:
姓名:李玉 性别:女 年龄:84岁 住址:重庆 沙坪坝
患者自述:
2003年2月,患者因截瘫12年生活不能自理,家属在给其清洗身体时,发现患者右侧臀部出现一约2.5cm*3.0cm的水泡,用卫生纸铺垫减压。次日,发现水泡破溃并出现浑浊浓性液体,于家中自行换药治疗,治疗15天后无明显好转。遂送往当地医院求诊,诊断为“褥疮(第三期)”。采取局部定期消毒,换药。治疗约2个月后,患者神智出现模糊,食欲下降伴低烧,且褥疮面积增大并形成空腔,脓液增多,院方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家属拒绝并要求出院。于2003年5月来我院求诊。门诊“以褥疮Ⅲ期”收治入院。
入院查:体温37.8°C 脉搏每分钟78次 呼吸每分钟20
右侧臀部坐骨结节处可见一约3*3cm大小创面,有黄色脓性分泌物渗出,周围有色素沉着。局部皮温高,创腔深约4cm潜行面积约5*7cm大小。
病情转归:
下图:治疗前。
下图:潜行面积约5*7cm大小。
下图左:经靶位透皮治疗后,肉芽生长良好,潜行空前面积开始缩小。
下图右:破坏瘘口组织纤维环促进组织生长。
下图左:治疗3个月瘘口缩小,潜行空腔愈合。
下图右:治疗4个月后瘘口开始愈合。
下图:临床治愈。
专家点评:
褥疮一般临床分为三期:红斑期,水泡期,溃疡期。多由长期局部受压造成,如截瘫、重症消耗性疾病等、重症肌无力等。因褥疮关键在于恢复局部的血液循环并防止继发感染,因此做好局部护理是防止褥疮的发生或加重的重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