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父母40天前,患儿因患水痘后,右小腿出现红肿及疼痛,有畏寒发热(最高体温39℃)等情况,后患儿右小腿肿胀及疼痛逐渐加重,为求诊治,患者父母携患儿到当地平昌县中医院就诊,行X线检查,医院未特殊处理,患儿右小腿症状进一步加重,疼痛呈明显涨痛,夜间明显,后患儿父母携患儿于达州市中心医院就诊,行核磁共振及X线等相关检查,考虑:急性骨髓炎,于5月23日在达州市中心医院急诊行右胫骨开窗减压病灶清除VSD引流术,术后予以抗炎补液(万古霉素,具体用药时间不详)等对症处理,后患者右小腿症肿胀及疼痛情况稍有好转,于6月21日出院,但患儿右小腿胫前有一手术切口未愈合,有黄色水样渗出物,无味,后到多家医院就诊治疗(平昌县中医院,达州田氏骨科医院),效果不佳,为求进一步诊治,于今日送至我院就诊,门诊以:右胫骨慢性骨髓炎,收入我科
入院时见患儿右小腿中下段至足背肿胀,皮色红,皮温高,右小腿压痛明显。软尺测得右小腿中下段周径23cm,健侧21cm,右踝关节活动稍受限,右小腿中下段胫前可见一约20cm长纵行手术疤痕,疤痕上端起始处有一约1cm大小窦道,其内有引流纱布,有少许黄色水样渗出物,质稀,无异味,窦道深约1cm
于我院中药靶位定向体液疗法中药外治三天后给与循经移病法处理,右小腿中下段胫前原手术疤痕处局麻,麻醉成功后,扩大右小腿中下段胫前原窦道创口至7*4cm大小,清除窦道内坏死组织及坏死骨组织。
治疗一月后局部肿胀较前消退,压痛较前减轻,皮肤色泽、弹性较前转佳,伤口明显缩小
治疗二月后见右小腿下段内侧切口有中等量乳白色脓性渗出液,质稠无臭气,切口较前缩小,测得外口2.5*1cm大小,外口略向内凹陷,肉芽突出于切口外,色泽红润,周围压痛明显减轻,肿胀消退,皮温不高,皮肤色泽、弹性转佳
治疗三月于见右小腿下段内侧切口向内凹陷性愈合,周围无压痛,肿胀消退,皮肤弹性色泽转佳。因病情临床治愈,患者及家属今自动要求出院,遂将详细病情告知患者及家属,虽然切口愈合,但仍需巩固用药治疗。
专家点评:血源性骨髓炎多发生于儿童,青少年。发病较急骤,全身症状较明显。病变常常起始于长骨的干骺端,成团的细菌在此处停滞繁殖。
1.建议患者坚持中药靶位定向体液疗法的治疗半年以上
2.饮食忌辛辣发物
3.不适随访。中医调护:避风寒,慎起居,调饮食,畅情志,患肢可做局部按摩利于血脉通畅。
胫骨主要有三条动脉供血,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及腓肠肌动脉,中下段外伤时易伤及此处动脉导致远端 缺血(如肌筋膜室综合症),程度重者甚至发生急性坏死,愈后不佳。该患者术后控制感染不力,炎症水肿反复发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 抗生素应用不得当,没有采取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致使抗生素治疗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加速了耐药性的产生 。
二、忽略患者整体免疫力的调节,改变人体的内环境,将病理性 体液更换 成生理性体液。
三、该患病部位血循环较差,药物通过血液到达患病部位,血药浓度不够达到理想杀菌 效果,而且很难为患病组织的修复提供足够的营养及物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