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小李 性别:男 年龄:15岁 住址: 贵州省水城县金盆乡
主诉:左小腿反复肿胀、疼痛,伴窦道形成1年余
现病史:患者自述去年4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小腿上段疼痛,活动部受限,无发热畏寒、无咳嗽咳痰,因疼痛不甚,未予重视。此后疼痛逐渐加重,到去年7月底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左小腿上段出现包块,局部红肿发热、皮温高,伴膝关节活动受限,行走困难。于当年8月10日前往六盘水市人民医院检查MRI显示:1、考虑左侧胫骨上段急性骨髓炎并干骺端脓肿形成。2、考虑左侧小腿上段软组织感染并脓肿形成。给予抗炎治疗,无明显好转。故于当年8月15日至新桥医院住院治疗24天,诊断为“左胫骨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给予切开引流、病灶清除、置管冲洗术及抗感染等治疗,并行病理检查示:“(左胫骨上段)组织慢性化脓性炎”。术后肿胀、疼痛症状缓解,但左小腿上段前侧术口愈合欠佳,并逐渐形成窦道。出院后转入当地县人民医院继续住院2月余,窦道仍未愈合,无畏寒、高热、无肢体麻木。此后在当地一私人医生处内服中药至今,疗效欠佳。为求进一步治疗,于今日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拟“左胫骨慢性骨髓炎”收治入院。入院症见:左小腿中上段肿胀,破溃流脓,扶拐跛行,无发热恶寒,无咳嗽咳痰,无咯血,无潮热盗汗,无心悸、胸闷、胸痛等症状,纳寐可,二便调。患者近期体重无明显减轻
中医诊断: 附骨疽(气血两虚证)
西医诊断: 左胫骨慢性骨髓炎
诊疗计划:
1、入院后予以骨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
2、卧床休息患肢制动
3、左小腿中药靶位定向体液疗法,每日换药2次
4、口服通经活络散2g/次、圣灵丹6丸/次、2次/日
5、嘱患者慎起居,调饮食,畅情志,医患合作,争取早日康复
6、必要时对症支持治疗
7、请上级医师指导治疗
入院日期:2015-08-03
出院日期:2016-04-13
病情转归:
患者入院时见:左下肢肌肉萎缩明显,左小腿中上段、左膝关节肿胀,左膝关节周径33cm(右侧同部位为32.5cm);左小腿上段周径22.5cm(右侧同部位为30.5cm),左小腿中段周径31cm(右侧同部位为31.5cm),左小腿下段周径21cm(右侧同部位为21cm)。左胫前侧上段见一长约10cm纵行陈旧性手术疤痕,疤痕上端一1*1cm窦口,探及深约3cm,可探及骨质,有少许血性渗出液,无异味,疤痕处皮色偏暗,皮温低,皮肤弹性差,压痛明显,远端温、触觉正常,痛觉减退。左膝关节活动明显受限
患者入院治疗二月后见:见左胫前侧上段切口有中等量脓性渗出液,乳白色,质较稀薄,无臭味,切口肉芽红润,较前缩小,约2.5*0.7cm,无痛。皮肤色泽、弹性较前转佳
患者治疗四月后见:左胫前侧上段窦道口0.2*0.1cm大小,有少许水样渗出液,无异味,引流通畅,外口呈凹陷性生长,周围皮肤色泽可,无压痛,皮温不高
患者治疗六月后见:左胫前侧上段窦道口基本愈合,外口呈凹陷性生长,周围无压痛,皮肤色泽可,弹性较前转佳,无肿胀。测得左膝关节周径31cm。因病情好转,患者及家属今自动要求出院
出院医嘱:
1.建议患者坚持中药靶位定向体液疗法的治疗半年以上
2.饮食忌辛辣发物
3.不适随访
中医调护:避风寒,慎起居,调饮食,畅情志,患肢可做局部按摩利于血脉通畅
专家点评:血源性骨髓炎多发生于儿童,青少年。发病较急骤,全身症状较明显。病变常常起始于长骨的干骺端,成团的细菌在此处停滞繁殖
重庆贻青中医院治疗骨髓炎的特点在于:
1、停止使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不是唯一能杀死细菌的治疗药物,在大量无节制地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而细菌又是在宿主中顽强生存下来的多数是耐药菌,在此情况下,再用抗生素进行反复治疗,就会出现弊大于利的结果,所以,我院坚决停止使用止痛药,走传统医疗中药外用、内病外治的捷径,合理运用中药属性达到完全治愈骨髓炎的目的
2、微生态治疗技术:利用局部拉动整体,再利用整体调节局部的循环作用,持续改善和维护患部骨与软组织修复性生长的环境。使复杂的现代医疗转变为简便的中医治疗,使复杂的以内治内为主转变为不伤大雅的以外治为主的治疗途径
3、中药三补双活:患者在靶位定向体液疗法的同时,利用中医辨证理论,通过行气、补血解决骨与软组织的血液供应,通过补肾主要是因为肾主骨生髓的原因,通过活血化瘀、活络通脉解决骨头周围脉络不通,共同达到促进血液循环,使病患区的毒性降低、防御机能增强。达到治愈骨髓炎的目的
4、内病外治:传统中医以纯中药外用,内病外治的途径,利用药物稳定的药浓度在病患区使血管网、淋巴管网建立与畅通,病患区在得到营养物质的供应,促进肉芽组织、新生骨、扶正固本、增加骨与软组织的愈合能力,从里向外愈合,达到根本治疗骨髓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