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又称压疮,压力性溃疡)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性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患者因长期卧床体力极度虚弱、气血亏虚,又因身体局部长期受压导致气血运行失畅,加之护理不当,致位于体表骨隆突和床褥之间的皮肤组织,甚至肌肉,因持续受压,局部缺氧,血管栓塞、组织坏死腐脱而形成的溃疡,称为褥疮。
褥疮多发生于无肌肉包裹或肌肉层较薄、缺乏脂肪组织保护又经常受压的骨隆突处,踝部褥疮主要是侧卧位后引发,不要让其总是保持一种姿势长时间躺着,要勤翻身,一般两小时翻身一次,但翻身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拖、拉、推等动作,以免擦伤皮肤。早期局部皮肤出现了发红,肿胀,及时采取翻身,减压等措施后,可好转,避免出现褥疮。
在每次给病人翻身时,要认真检查受压部位皮肤,如有局部水肿,皮肤微红或发白时,均为危险迹象,应立即采取措施,采用药物,否则稍一疏忽,就无法防止溃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