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贻青中医院>骨髓炎>骨髓炎治愈病例>浏览文章

四川43岁彭先生因右胫骨外伤骨折内固定术后破溃流脓2年,来我院治愈


健康热线:400-6898-120  微信号:yqhtcm

    来自四川省南充的彭先生43岁,因一次意外导致右胫腓骨骨折在当地医院进行手术钢板内固定治疗,患者自述因右胫骨钢板内固定术后已2年余,故于今年10月22日前往医院检查治疗,并于10月26日行“钢板内固定取出术”,住院治疗9天,局部皮肤出现发黑坏死,无高热寒战,无潮热盗汗等不适。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拟“右胫骨内固定取出术后伴皮肤坏死”收治入院。患者患病以来跛行,右小腿上段至右足肿胀明显,测得右踝关节周径30cm,右小腿中段周径29cm,右小腿上段胫前侧及外侧分别见一0.3×0.3cm创口,创口边缘皮色发红,右小腿外侧见一长14cm纵行手术缝合切口,右小腿胫前侧见一长15cm及一长3cm纵行手术缝合切口,未拆线,胫前手术缝合切口下段至踝关节关节内侧处一4×7cm皮肤发黑区,有少许黄水样渗出液,压痛(+),发黑区内可探及骨组织,右小腿色素沉着明显,皮温略高,皮肤组织弹性差。右下肢肌肉萎缩明显。右踝关节功能活动较健侧差。

    入院情况:右胫腓骨正侧位片骨折线基本愈合,胫骨下端骨膜反应明显,骨质密度增高。

    内固定取出术后5天皮肤坏死,右足至右小腿上段肿胀明显,右小腿胫前侧见一长15cm及一长3cm纵行手术缝合切口,未拆线,胫前手术缝合切口下段至踝关节关节内侧处一4cm皮肤发黑区,手术缝合切口愈合欠佳,可探及骨组织,色素沉着明显,皮温高,压痛明显。右小腿外侧见一长14cm纵行手术缝合切口,右下肢肌肉萎缩明显,右踝关节功能活动较健侧差。

    靶位定向体液疗法治疗3天后,换药时见右小腿及右足肿胀逐渐消退,皮温较前降低,压痛减轻,组织弹性欠佳,下段内侧坏死组织逐渐脱落,可见红色肉芽,,溃烂面边缘内踝上方处可探及骨组织,考虑不利于提脓拔毒,故给予“中药化腐清创术”以扩腔引流。

    靶位定向体液疗法治疗20天后,换药时见右小腿及右足肿胀逐渐消退,皮温降低,压痛减轻,组织弹性欠佳,下段内侧溃烂面有大量黄白色脓性渗出液,质稠无臭,溃烂面肉芽红润,边缘皮肤生长较好,面积较前缩小,骨组织色泽红润。

    靶位定向体液疗法治疗42天后,换药时见右小腿下段内侧上方创口有少许黄白色脓性渗出液,质稀无臭,创口缩小至直径约0.3cm大小,深约0.3cm,皮肤向内凹陷性生长,局部压痛较前减轻,皮温不高,组织弹性转佳。

    经靶位定向体液疗法90天后换药时见右内踝上方创口有少许黄白色脓性渗出液,皮肤向内凹陷性生长,右小腿踝关节内侧皮肤色泽较前转佳,皮肤组织弹性转佳。

     经靶位定向体液疗法160天后换药时见右内踝上方创口无明显渗出液,外口缩小至芝麻大小,未探及骨组织,局部压痛较前减轻,肿胀完全消退,皮肤色泽及组织弹性较前转佳。

    经靶位定向体液疗法182天后换药时见右内踝上方凹陷性疤痕无破溃,疤痕内侧压痛较前减轻,肿胀消退,皮温不高,皮色及组织弹性较前转佳,因考虑骨质的修复要求继续靶位定向体液疗法巩固性治疗一月余,避免疾病复发。

    出院情况:见右内踝上方凹陷性疤痕,局部无压痛,皮肤色泽及组织弹性较前转佳,无肿胀,皮温不高,切口完全愈合,病情达到临床治愈,准予出院。嘱院外注意休息,避免负重半年,忌辛辣发物,不适随访。

    专家点评: 患者逐渐增加活动,定时复查等,门诊随访。胫骨为骨折多发部位,该部位主要有三条动脉供血,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及腓肠肌动脉,中下段骨折时易伤及此处动脉导致远端 缺血(如肌筋膜室综合症),程度重者甚至发生急性坏死,愈后不佳。 该患者术后控制感染不力,炎症水肿反复发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 抗生素应用不得当,没有采取针对性的抗生素治疗,致使抗生素治疗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加速了耐药性的产生 。

     二、忽略患者整体免疫力的调节,改变人体的内环境,将病理性体液更换成生理性体液。

     三、该患病部位血循环较差,药物通过血液到达患病部位,血药浓度不够达到理想杀菌效果,而且很难为患病组织的修复提供足够的营养及物质支持。

温馨提示:如果您还有想了解的问题,请点击拨打健康热线:400-6898-120

上一篇:四川安岳黄先生右足踇趾反复红肿破溃流脓7月余我院三月临床治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