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由骨质,骨膜,骨髓构成,并不丰富的血管和神经。
⒈ 构成骨的主要成分,分骨密质和松质。密质坚硬,耐压性较大,由紧密排列成层的骨板构成,分布交织的骨小梁构成,位于骨的内部,密质和松质的分布于骨的功能相适应。如长骨的管壁,由密质构成,有一定的弹性,病结实坚硬,能承受较大的压力,起着支持、负重和杠杆作用;长骨的骺和短骨,主要是有松质构成,也能才承受较大的压力。
⒉ 骨膜:是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膜,紧贴于骨的表面(关节面除外)。骨膜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个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和感觉起主要作用。幼年时期,成骨细胞直接参与骨的生长,使骨不断变粗,当发生骨折时,成骨细胞就分裂繁殖,形成骨痂,愈合断端。因此,在骨髓炎手术时候,应尽可能的保护骨膜。
⒊ 骨髓:为柔软而富有血液的组织,分布于长骨骨干的髓腔内以及所有松质骨的骨小梁之间,由多种类型的细胞和网状结缔组织构成。成人的骨髓,可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内含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红细胞及幼稚型细胞,故呈现红色,具有造血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红骨髓逐渐脂肪组织所代替,转变为黄骨髓,同时失去造血功能。但当大量失血或贫血时,黄骨髓又能转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长骨的骺,短骨个扁骨的松质骨,都是红骨髓。因此,临床上做骨髓炎穿刺检查时,常选择髂骨的髂嵴和胸骨等部位作为穿刺点。